很多人长大后都会有这样的感慨,即 :认识的人越来越多,能说话的人却越来越少,微信好友越来越多,能交心的却越来越少。
与其他的亲密关系相比,友情能带给人们更多自由和快乐,人们也可能在朋友关系中做出更高程度的自我暴露,比如一些不能和家人分享的挫折和辛苦,或者不愿与伴侣道的小秘密等等。可以说,朋友关系能够满足人们更加多样的需求。
然而,在我们的一生中,我们总是在不断失去他们。
当然,我们还会交到新朋友,也很容易交到朋友,因为友情建立的附加条件很少,只需趣味相投,互相欣赏就能成为朋友。因此,我们一生拥有的朋友的数量也远远超过伴侣的数量。
但是,虽然我们的阅历更加丰富、社交技能更加娴熟,但交到交心的朋友更难了。平日里呼朋引伴,到真正想找人说说话的时候却没几个。
也许大家都会想,为什么会变成这样,为什么在成人世界里交个知心的朋友越来越难了呢?
因为,友情在我们人生的不同阶段的特点是不同的。随着各阶段情境的变化,影响友谊的外界因素和交友的心理也随之改变,处理关系的方式也跟着发生了变化。
童年时的友情以寻找玩伴为特点。这时的友情很简单。
青春期,友情的建立在与自己价值观一致的人之间产生。此时,我们开始形成对自己的认识,同时学习如何与人亲密,在这一时期的友情会涉及更多的自我暴露。
对朋友极为赤诚,情谊深刻而激烈,有时还会出现嫉妒、占有欲等表现自我边界模糊,这也是为什么此时我们很容易被身边的朋友所影响的原因。
随后,青春期那种互相占有类型的友情已经开始褪去。由于在这个人生变动的时期,我们会经历升学、毕业、就业、调职或是搬家等变故,此时,友情的网络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。那些在成长时期越多的变动,越难维系友情,也更难建立深厚的友情。
到了中年,人们交朋友的能力不可避免地退化了。他们对自己的需要、理想都有了充分的认识,不再像年轻时候那样,通过与朋友的交流认识自己和未来的道路。
此时,成年男女更少愿意向朋友倾诉自己的想法。而让关系走向友谊的关键,就是自我暴露。
因为,没有足够的自我暴露,关系只能维持在熟人的层面,停滞不前。
此外,友情是双向的。每个人在择友时考虑更多的是文化价值、社会规范和界限、社会经济因素、对方受教育的情况等实际因素,并且,试图寻找那些与自己在人格、兴趣和生活目标上真正相似的人。
成人的世界是孤独的,成长的过程,必然是走向孤独的过程。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一直想要追寻友情的心情。生而为人,我们都有情感的需要,谁能在人生的旅途中一路孤军奋战,而不感到疲惫呢?
谁不希望在我们最需要挚友的时候,能有个随时随地和你聊天的人。
其实好友在精,不在多。
一个人不可能有许多朋友。所谓朋友遍天下,不是一种诗意的夸张,便是一种浅薄的自负。热衷于社交的人往往自诩朋友众多,其实他们心里明白,社交场上的主宰绝不是友谊,而是时尚、利益或无聊。真正的友谊是不喧嚣的。
分享到朋友圈
1)文章会挂上你的二维码提高爆光率
2)分享出去的文章你就是作者
3)将会获得网站金币
4)首页推荐快速加粉丝
5)像公众号一样传播你的文章